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方姐母婴护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方姐母婴护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在日常中喂养孩子怎么添加辅食才是正确的?
出生4个月之后的宝宝就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,即在母乳喂养的同时,添加一些米汤、碎鸡蛋、菜汤、豆浆、钙奶饼干以及捣碎的瘦肉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4个月后添加辅食只是一个普遍现象,对于早产儿,尽量在6个月以后为其提供辅食。另外,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少,所以此时可以为其购买维生素D制剂服用,用量控制在10微克以内,否则就有高钙血症的风险。
母乳是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最佳食品,辅食是婴儿乳类喂养外补充的食品,可以满足婴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。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添加辅食有要求和原则。
一、原则:及时、均衡、安全、适当。
及时指在婴儿4――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,早产儿不早于矫正月齢的4个月,不迟于矫正月齢的6个月。
均衡指能量、蛋白质、微量元素充足,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。
安全指辅食原料的***购、制作、储存环节应保证清洁卫生,制作和喂辅食前要洗手。
适当指辅食添加的量要适当,应根据婴儿的食欲和饥饱信号喂食,进餐次数和方式要与婴儿年龄相符。不要强迫孩子进食。
二、辅食添加的要求
1、从一种到多种,每次引进新食物,只能从一种开始,观察3到4天,若无胃肠道不适再加第二种。
2、从少量到多量,如米粉从1~2勺到3~4勺,从1/3碗到半碗。
3、从稀到稠,辅食的质地形状从流质到半流质,再到半固体固体。
是有阶段性的
0-6个月,刚出生,建议母乳喂养,母乳是最好的粮食,没有母乳的,就为宝宝挑选合适的奶粉,一阶段的。每天建议适当喂些水。满月上社康打疫苗社康会给开维生素D吃,每天一滴,保持不中断。
6—8个月开始接触辅食了,第一份辅食是米粉,刚开始先一小勺一小勺尝试,适应了再慢慢加量,还有就是可以可以尝试蔬菜泥,水果泥,粥泥(就是指煮得很烂的粥)蛋黄也可以尝试了,先是弄一点点蛋黄尝试观察有没有过敏现象发生,没有的话可以每次尝试四分之一的蛋黄(一岁之前宝宝不可以吃蛋白,消化不了)
8—12个月可以接触肉类了,鱼肉,牛肉,鸡胸肉,虾肉,肉都要弄烂,弄小块,或者弄成肉泥要注意,虾也要先弄一点点尝试观察,以防海鲜过敏(给周岁以内的宝宝做辅食不需要加盐,小宝宝吃太多盐肯可能会损伤肾脏功能,1岁以后可以适量添加。)(一般①岁多很多都戒母乳了,就要添加2阶段奶粉,每天500毫升左右)
12—一岁半,吃饭的时候蔬菜剪小块,肉类也剪小块,方便宝宝咽下(可以到超市买专门剪菜的剪刀)可以添加蛋白(12个月起要换3段奶粉了,持续到3岁)
一岁半到两岁,同上(每天都要多喝水)
两岁到3岁,应该会自己动手吃饭了,这个时候可以跟大人一样吃饭,蔬菜不要太长可以自己吃得了,排骨煮烂些也可以自己吃
我家宝宝现在两岁半,她每天的食物如下:三种蔬菜,三种水果,一颗鸡蛋,一种肉,一点维生素D3,400毫升奶,一小把坚果 ,一壶水。现身高98cm,体重30(偏瘦了一点点)身体棒棒哒。
宝宝在半岁以后开始添加辅食,半岁到一岁的宝宝的辅食不能加盐,刚开始的时候不要给宝宝添加太多,先开始给宝宝添加蔬菜泥和水果泥,还有米粉,一天一次蔬菜泥或者水果泥,一次米粉,观察孩子消化没问题,对食物没有过敏反映,再持续的往上加餐,一天两次米粉或者蔬菜泥,等到七八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增加肉泥和蛋羹一类的辅食,切记不可给孩子吃太甜的米粉。一岁以后添加盐,可以吃稍微小块的水果,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。但是不要吃坚果太硬的东西。
担心给不了孩子最好的,不敢生孩子,怎么办?
您好 我是泉城方姐
大可不必太担心和焦虑,生宝宝之前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。给孩子最好的不是物质方面,而是在教育上,家长需要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人生观,价值观。家长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,不断学习 提升教子能力。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,比物质富足更重要,当然物质只要能保证宝宝的日常生活就足以。
有了孩子 ,就更有动力为创造更好的生活,去努力。有了孩子,才能真正理解 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这句话的含义。有了孩子家才是完整、幸福、有爱!
祝您早日拥有一个聪明 可爱的小宝宝!加油[玫瑰][玫瑰][玫瑰]
我觉得你太谦虚了。凭你这句话,已证明你可以给孩子最好的。最好的,可以是物质,但无上限无止境,能给出的,寡人也。孩子得到这最好的,享乐不思进取,终会无能无趣,郁郁寡欢。若你给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,艰苦扑素的生活作风,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,感恩的思想境界,我认为孩子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的人。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工作,都会快乐无怨,认真负责去做,做什么像什么。孩子心中会充滿了阳光,充满了欢乐,幸福一辈子。这就是你给他的最好的。
什么叫孩子的最好的环境,从小能让孩子养成吃苦和自律的好习惯,婴儿期抚养到位,能让孩子慢慢养成独立生活生活能力,就是最好的条件。
钱和环境只是其中很小的原因,关键是父母对养育孩子在方法能否达到知行合一和辩证逻辑的状态。
题主的担心我可以理解,但是我必须得告诉题主一声:所谓的给孩子最好的,在客观上来讲是没有尽头的,永远都存在着更好。所以题主大可不必为了这个忧虑,而推迟自己成为父母的时间。
但是题主可以梳理自己家庭的优势、社会***,以及对自己养育孩子最好水平的心理预期,做好充足的、必要的准备。这不仅有利于大人心态、和孕育抚养行为上的从容淡定;也有利于宝宝整个生命过程,得到更好的发育成长;还有整个家庭关系更和谐、更融洽的发展哦。下面为你详细解析:
因为育儿这件事是没有止境的。你说你全职24小时用心的陪伴,还储备了很多的现代科学育儿知识;但是可能有人不仅自己24小时全职用心陪伴,还请了菲佣和国内的优质育儿嫂帮助一同照料孩子。
还有的父母虽然自己没有24小时的全职陪伴孩子,但是却给孩子创造了持续不间断的、高质量的、生活玩耍环境,让孩子自出生就接受了良好的熏陶和引导。比如很多明星家庭的孩子,小小年纪就培养的多才多艺、掌握多国语言,还落落大方、情商很高等。
所以这种比较是永远没有尽头的,每个家庭的***和孩子的天赋也有很大的差异性。故而,在育儿这件事上,永远不存在,客观的“给孩子最好”的说法。
虽然在客观上,每一个成人都很难把握自己成为最好的父母,呈现给孩子最好的供给。但是我们可以理智的梳理自己、自己家庭、及整个社会关系的优势所在,准确且合理的定位自己养育孩子的侧重点,帮助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向前奔跑。
同时,在这个基础上,还要对自己养育孩子的目标和重点,做出清晰的设定和规划;再结合孩子自身的个性和天赋做出适当的调整;当然,这个过程,还不能忽略了尊重孩子的发育发展规律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等。
这样,最起码你能成为自己局限内的“最好的父母”,做到你能力范围内的“给孩子最好的”。即使若干年后回忆起来,你和孩子双方,也不至于因为能力可达却错过,而感到遗憾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方姐母婴护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方姐母婴护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vestreamtvlive.com/post/52281.html